欢迎光临正镶白旗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!

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代表风采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代表工作 > 代表风采

履行代表职责引领牧民致富———记正镶白旗伊和淖苏木巴音敖包嘎查党支部书记乌力吉巴雅尔

发布日期:2014年09月25日 来源: 正镶白旗人大办公室 作者: 正镶白旗人大常委会办公室

   乌力吉巴雅尔,男,蒙古族,1963年3月出生,旗十三届、十四届人大代表。他1990年被当选为伊和淖苏木巴音敖包嘎查嘎查长,从2003年担任嘎查支部书记以来,以改变嘎查落后面貌为己任,通过强班子、带队伍,调结构、治生态,争项目、搞建设,使全嘎查的牧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。多年来,他带领嘎查“两委”班子以为民办实事、带领群众致富、创建文明生态嘎查为突破口,始终坚持勤政为民,恪尽职守的原则,因地制宜把工作突破口放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上,以他做事的敏锐、干练和果敢,展现了一个人大代表的风采,赢得了人民群众由衷地敬佩。
      
   为民所想务实事  无私奉献搞建设
    
   乌力吉巴雅尔带领嘎查牧民群众转变思想、更新观念,结合本嘎查实际,为牧民争取项目,建设棚圈、修建道路,在文明生态嘎查创建中收到了良好地效果。他身患骨癌3年却一直平谈而从容地面对,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仍不忘为嘎查群众谋福利,积极争取项目,联系相关部门为牧民建起饲草料基地96处864亩、标准化暖棚83处5800平方米、青贮窖60处1700立方米、打机井25眼、申请到灌溉设备30台;修建乡村公路25公里疏通了嘎查7个小组、修建柏油路9公里解决了牧民出行难的问题;嘎查牧民全部使用上了“风光互补”再生能源技术;为9户贫困户新建和维修了住房。2013年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50万元,为牧民建设棚圈30处2100平方米;2014年争取到盟财政局、农开办项目,计划建设棚圈53处3700平方米,购置德美羊740只。建立了建筑面积29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和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。乌力吉巴雅尔多次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嘎查垫付资金、奉献物品,在嘎查建文化活动中心资金告急时,乌力吉巴雅尔主动垫资,一年后结算了工程款后才把他的垫资偿还。

 

  

   调整产业结构  带领群众致富
     
   乌力吉巴雅尔所在的巴音敖包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腹地,由于草场沙化严重,畜牧业结构不合理,牲畜良改比重低,影响牧民生产生活。他带领班子成员及当地牧民经过4年的努力,人工造林12万亩、种草1万亩、治沙5万亩,共计占嘎查总面积的75%,嘎查草场植被迅速恢复,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局面。在治沙的同时,乌力吉巴雅尔身先士卒,积极调整畜群结构,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。2004年,他抓住自治区“千村扶贫”工程的大好机遇,抓项目、跑资金,引进250只小畜作为嘎查集体牲畜,并把这些牲畜承包给15户生活困难的学生家庭和有中等生活水平的牧户及党员户,并按百分比例收回仔母畜,以流动畜形式帮扶贫困户及贫困学生户。2005年,他毅然处理掉自家的40多头本地牛,购买了25头纯种西门达尔基础母牛,经过冷配,第二年产下18头西门达尔牛犊,新增收入2万余元。2007年,利用盟医院扶贫项目资金3万元,又引进了50只小畜,通过这一措施,目前嘎查集体牲畜已发展到了410只。并且对2.5万亩的集体草场进行了围封作为嘎查打草场和黄牛冷配基地,这即解决了牧民的部分草料需求,又增加了嘎查集体收入。同时,他根据嘎查草场条件差,不适宜饲养小畜的实际,处理掉小畜,发展大畜,达到了“以劣换优,压小增大”的畜牧业结构调整目标。在他的带领下对集体草场进行围封,作为牲畜冷配基地,通过科学养畜的发展思路,既解决了牧民的部分草料需求,又增加了嘎查集体收入。多年来他大搞冷配改良,带动嘎查大多数牧民处理掉了土种牲畜,改养高效益的良种牲畜。大畜的比重大幅度增加,2013年全嘎查牲畜总头数共4853头(只),其中大畜1981头占40.82%,是全旗大畜比重较大的嘎查。牲畜虽然减少了一半多,牧民的收入却成倍增长,2013年嘎查牧民纯收入达到8900元,比2005年翻了两番还多。通过“一事一议”项目,按照“五议三审三公开”工作法,成立了肉牛肉羊专业合作社,嘎查牧民积极参与,现在已有30多户牧民加入合作社,社员年增收3000元。在改良牲畜的同时,他还注重发展草业,走以草定畜的发展路子。对自家承包的1400多亩草场进行了划区轮牧,对草场进行改良补植,使产草量有了明显的提高,草场得到了合理利用。通过划定放牧场、打草场和休牧草场的方式,解决了牲畜的饲草问题,保护了生态环境,达到了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“双赢”的目标。
   乌力吉巴雅尔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富民强村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,现在嘎查集体有410只羊,草场2万亩,嘎查固定资产达40万元,嘎查集体资金29万元,列入了全旗小康嘎查的行列。
    
   加强班子建设  解决群众困难
    
   上任伊始,巴音敖包嘎查干群关系紧张,嘎查内部管理混乱,他在嘎查干部中开展了“一整顿两提高”活动,“一整顿”就是整顿嘎查干部作风问题。他以身作则,时刻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身份,带头严格要求自己,工作中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,生活中严于律己,以“不吃嘎查牧民一顿饭、不抽嘎查牧民一支烟”为自身的座右铭引导嘎查干部转变作风;“两个提高”就是提高嘎查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,提高嘎查干部为民办实事的能力。利用业余时间,不断宣传学习有关国家政策规定和地方性法律法规,科学文化知识,以提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,增强嘎查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。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,他首先带头并要求班子成员切实履行嘎查干部的职责,服务群众、方便群众,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他利用嘎查集体的410只羊,开展流动式扶贫,由党员托管,每年将母羊投放到不同的贫困户家中,投产子畜80%归贫困户所有,利用集体草场向他们支助部分饲草,使20多户贫困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。乌力吉巴雅尔始终把贫困助学当作为牧民群众办的实事之一,每年从集体经济中划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贫困学生助学金。近年来,嘎查累计承担19名特困大学生学费3.8万元,同时对13名在校大学生每年每人捐助,助学资金累计支出6万余元。这些举动激励着嘎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近年考入大中专学校的牧民子女达20余人,成为当地有名的文化之乡。
   乌力吉巴雅尔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计报酬、无私奉献,与当地牧民群众建立起鱼水情深、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,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使嘎查沙漠变为绿洲,带领嘎查牧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他先后荣获“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”、“全盟代表履职先进个人”、“全盟劳动模范”、“全旗农村牧区先进个人”、“全旗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、“全旗先进个人”、“全旗先进性教育先进个人”等称号。  

上一篇: 下一篇: